“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核心,但這句話并不適用于當前中國的安防業,國際安防市場風云變化,分分合合,國內安防市場尚處于春秋戰國時代,企業占山為王,被戲稱為“山寨”。
了解“安防企業聯盟”就必須首先了解什么是“安防”什么是“聯盟”。
安防
安防的英文名稱為Security,含義非常明確,用于保護安全的系統被稱之為安防系統(SecuritySystem)。安防系統包括閉路監控電視系統、門禁系統和防盜報警系統,從事這三個系統的任何企業都可以被稱之為“安防企業”,安防概念延伸之后,樓宇對講、智能家居、探測門、鎖具等相關企業也可被稱之為“安防企業”。
聯盟
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聯盟”的意思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共同行動而訂立盟約所結成的集團。也指個人或集體、階級的聯合。”可以明顯的看出聯盟本意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一種盟約,顯而易見“聯盟”不是“收購”、不是“被收購”、也不是“兼并”或“被兼并”,聯盟是安防企業為了臨時的利益需要而建立起的一種聯合體,以共同抵御風險提高單個企業的競爭力,或者所謂的單兵作戰能力,體現所謂的互補優勢。
產品、系統、解決方案
要了解聯盟產生的根源,就必須深入了解三個概念: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安防是個很獨特的產業,有著自己獨特的產業鏈,可以講任何一個單獨的產品幾乎無法獨立工作,必須由很多種產品組合成一個系統、很多個系統組成一個解決方案提供給最終用戶。
安防企業大多數都是產品供應商(比方說僅生產DVR周邊產品)、一部分是系統供應商(比方說提供的產品可以組成一套完整的閉路監控系統)、少部分是解決方案提供商(比方說可以提供針對銀行的解決方案,包含了工程商)。
基于此存在兩個很嚴重的問題:
1.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同時提供安防系統所需要的所有產品、所有系統和所有解決方案;
2.每一家公司提供的所有產品并不是全部都是可以兼容的,尤其是門禁系統、樓宇對講系統和智能家居系統。
基于上述的兩個安防行業的本質問題,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進行企業聯盟,進行資源互補、產品互補、系統互補,使得聯盟企業最終能夠形成系統、形成解決方案;而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標準,加入這個標準其實就是形成一種聯盟,形成一種力量,也保證的系統和解決方案的兼容性。
安防企業聯盟的幾種形式
聯盟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安防圈大行其道,其本質原因是安防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不超過30年,而真正的發展歷史不超過10年(從2001年算起),企業自身的能力不足是產生聯盟的根本原因,而安防企業聯盟真正被重視得益于兩家公司CSST和加創安防。
筆者認為安防企業聯盟有以下幾種方式:
行業聯盟:行業內很多家企業組成一個聯盟,比方說安防協會就是一種典型的代表,這是目前安防領域最大的一種聯盟,協會能夠起到宏觀引導、參謀和戰略布局的作用,這種聯盟的力量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標準聯盟:眾多的安防企業為了保證科技成果的共享、保證產品的可替代性、系統的互聯互通組成了各種各樣的標準聯盟,比如ONVIF(開放網絡視頻接口論壇),包括Axis、Sony、Bosch、Panasonic、Hikvision、Cisco、Samsung、Siemens、GESecurity、ACTi、H3C等大大小小87家企業,這是一種典型的標準聯盟,大家共同遵守一個標準,可以保證網絡時代的監控系統產品的互聯互通,實在是一種好事;
戰略聯盟:相近類型的企業組成一個戰略聯盟的合作關系以增強競爭力,這種典型的聯盟關系像UTC和海灣、加創安防和先進視訊、CSST和冠林盈科,如果一家企業不是100%收購另一家公司股權,可以理解為一種戰略聯盟的關系,當然也有可能有點牽強;
上下游聯盟:一個產業鏈中的企業形成一種上下游關系的聯盟。比方說海康威視和軟件開發商、第三方硬盤錄像機供應商的一種合作,這也是海康早期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比方說ACTi和軟件合作伙伴aimetis、Aitek、AlnetSystems等關系就屬于上下游聯盟;
合作伙伴聯盟:產品制造商和經銷商、代理商、工程商形成的聯盟關系,這種聯盟的關系最密切、利益最相關,也是目前應用比較多的一種聯盟關系。合作伙伴的聯盟關系決定了產品級供應商的成敗,而有些企業恰恰在充當合作伙伴的關系的時候又充當競爭對手的關系(比方說企業賣產品同時自己也做工程),這也為聯盟關系打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工程商與制造商的關系決定了系統級供應商的成敗,再好的系統如果沒有對應的解決方案最終也是要失敗的;
力量型聯盟:這種聯盟在行業中很少出現,也就是說行業中的一些巨頭聯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大到可以規范市場、形成自律和標準。比方說采購聯盟可以降低集中采購的成本、價格聯盟保證比較好的利潤、質量聯盟可以保證產品的品質,這種聯盟正式行業所缺乏的。
應急之舉or長遠之計
企業有三種類型:產品供應商、系統供應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供應商是最需要聯盟關系的、系統供應商其次、而解決方案供應商對聯盟的依賴最小,這是一種逐步升高的臺階,也是企業發展要經歷的不同階段。企業做大了,有三種結果:被別人兼并、兼并別人或聯盟,當被兼并和兼并別人并不是最可行辦法的時候,或者是本身需要聯合第三方力量的時候,聯盟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比如說需要一個代理商、比方說需要一個上下游合作伙伴、比方說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企業聯盟的真是目的是彌補自身的不足,當目的達到了、當產品供應商升級到系統供應商、當系統供應商升級到了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時候,聯盟就結束了,畢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