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大事件帶給了本土安防產業無限遐想:近期創立自有品牌AMPON的神州數碼奪得了由A&S頒發的“2010年度CCTV類十大民族品牌”獎杯,上市企業海康威視截止11月市值過百億......本土安防企業的作為越來越受到業界關注,隨著本土企業的強大,今后的競爭或將更加劇烈。
可以說,本土品牌的崛起有目共睹,從核心器件到完整解決方案形成了一批實力雄厚的本土力量,例如海思半導體、海康威視、大華、華三、天地偉業等,無論是銷售規模、技術研發、區域覆蓋,還是渠道體系與內部管理上都日臻強大,并且呈現出越戰越勇的態勢。而外商部分也不斷招兵買馬,拓寬市場戰線,深入到本土市場。據博世安保通訊系統亞太區產品總監林永鋼介紹,他們在亞太區有四百多員工,中國區占了很大一部分,并且還會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2011年會增開新的辦事處。Tyco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超過兩倍的研發力量,且表示還會持續增加。
兩方都在集結兵力,蓄勢待發。客觀地來看,本土品牌與外商品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模糊。盡管外商品牌大多聚焦高端市場,注重技術創新與品質,但本土品牌憑借有目共睹的品質提升、靈活的需求應變等已經打入外商的領地,在高端市場越來越活躍;而外商品牌也看到了廣袤的中端市場,紛紛拓展針對中端和經濟型客戶的產品。預計明年外商將有更多的舉措來應對本土的挑戰,這種交戰將越演越烈。
對于安防企業來說,另一個需要提防的是與“外來”力量的較量。盡管眾多安防企業在抱怨利潤下滑,但是目前安防15%的利潤足以吸引不少圈外勢力的眼球,來自通信、IT、家電的巨型企業以及來自廣電、視頻會議領域的實力派企業等先后踏進安防,形成一股新的勢力。與傳統安防商不同,他們資金雄厚,管理規范,有實力去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品牌效應明顯、具備規模化制造的能力,一旦大舉進入極有可能帶來安防品牌的一場大浪淘沙。
除了“圈內”與“圈外”之爭,不容忽視的是中低端品牌面臨的競爭壓力將是超前的。隨著上述大型企業產品戰線拉長、觸角分布越來越廣、行業越切越細,對于中小規模制造企業而言,如果不能做到“小而美”,將面臨被入侵的威脅。亦有業內人士提醒,隨著安防領域上市企業漸多,為了沖業績、搶占市場份額,也可能將是中小品牌的一個威脅,唯有形成自己的獨有特色、核心競爭優勢的中小品牌才可以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