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還沒形成一個關于物聯網的明確通用的官方定義。從廣義看,物聯網是指通過信息感應設備,按約定的衆-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系統。可見,物聯網是一個以感知為目的的綜合信息系統,它連接的是現實物理世界的物與物,能極大提升人們對物理世界的綜合感知能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反饋控制,為人類社會提供感知和集約的服務。
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促進物聯網的研發和示范應用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專家稱,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物聯網將越來越多地獲取國家政策扶持,并將于未來飛速發展。
今后隨著IC制造、傳感器、軟件、網絡等關鍵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產業規模將快速增長,應用領域廣泛拓展。專家預計,未來十年物聯網將廣泛運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等多個領域,而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等領域,物聯網的運用更為廣泛。
安防是物聯網的典型應用
那么,物聯網與安防有哪些交集?從物聯網的內篭-來看,它是指把所有的物品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可管理的網絡。物聯網包括三個層次:感知、物聯和數據應用。而安防包含了視頻監控、防盜報警、門禁管理、消防預警和安保服務及指揮控制等幾個大類,從這些子系統的特征來看,都符合物聯網的特征,因此安防本身就是物聯網的典型應用,屬于物聯網的一部分。
在安防產業得到初步應用的技術,包括視頻、智能、GPS、傳感等,都是物聯網產業的核心技術。
可見,安防本身就可以納入物聯網范疇,是物聯網的一個典型應用。物聯網并不是一個新生的技術或網絡,安防本身所有的子系統都算是物聯網的一部分,只不過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物聯網在安防行業目前要解決的,是把所有這些子系統聯系起來,包括把不同地區的安防系統聯系整合起來,把安防與其他系統建立關聯,這是在物聯網的概念和發展的大背景下,安防發展的主要方向。
隨著平安城市等項目的建設,以及智能交通、城市管理等概念的普及,物聯網進入安防領域的步伐也隨之加快進行,并催生出更多的行業應用。
物聯網促進安防系統聯網化發展
提到物聯網,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RFID技術,認為它是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對此,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產品事業部市場總監黃志勇表示,物聯網產業鏈可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關鍵技術包括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無線傳輸網絡。所以說“物聯網最核心的技術是RFID”是不全面的。
若從RFID角度看,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從而實現物品(商品)彼此“交流”,這在安防行業早有應用:門禁一卡通、企業一卡通、校園一卡通等以及當前盛行的“手機一卡通”應用都是RFID技術在物聯網中實際人與物的交互應用。
中星電子總裁金兆瑋也指出,物聯網技術的最核心的不完全是RFID,“視頻感知”也很重要,并且它也是物聯網最主要的技術難點之一。從采集方面來看,視頻采集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視頻的傳輸對帶寬要求非常高,視頻的定型及數據的處理也都是難點;從管理方面來講,視頻的計算量是最為復雜的;從應用上來看,視頻的應用也最為廣泛。因此,未來的物聯網發展必定是以“視頻感知”為主,“視頻”是對物聯網技術發展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