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軍事單位、傳統的國防工業和軍工系統的單位,以及逐漸增多的各種所有制企業成為軍品承制單位,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要具有“保密資質”。無數事實證明,在保密工作中,僅僅依靠現有的保密制度、措施和保密意識還不行,還不足以應對各種無意識或有意識的失密、泄密行為與事件,要有強有力的技術系統來應對。
為了保證電子政務網絡的安全運行,我們迫切需要做好網絡安全防護工作。某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是該市電子政務的基礎設施,是連接各個縣(市、區)以及市直各單位辦公系統和電子政務的橋梁和紐帶,為它們提供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的“高速公路”;此外,該網絡平臺還通過千兆寬帶光纖線路與省電子政務網絡直接連接。
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技術是在計算機網絡中確認用戶身份的過程而產生的解決方法,該市電子政務系統將統一使用全省電子政務CA認證系統,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識別認證。
入侵檢測系統
在電子政務內網中部署入侵檢測系統(IDS),對網絡數據傳輸進行即時監視,在發現可疑傳輸或惡意攻擊時,及時發出警報或者采取主動反應措施,甚至可以調整防火墻的配置策略,與其進行聯動,阻斷惡意的入侵。
侵物理與環境安全
物理和環境安全設施主要用來保護電子政務網絡中心機房以及其他相關建筑、設施、設備、網絡的工作狀態,避免遭遇環境事故和自然災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的毀壞;防止采用各種物理和環境因素進行的干擾、破壞、竊取和盜用;防火、防竊、防盜;防止因一切物理和環境因素出現可能的不安全隱患。電子政務網的物理和環境安全建設方案包括:各接入單位在連接電子政務內網時,必須要求與國際互聯網進行嚴格的物理隔離;各部門如有其它類型的網絡需要接入時,須要經過電子政務中心的嚴格審批。為了實現防火、防竊、防盜目的,需要對電子政務中心機房加強安防、消防和機房監視。此外,還要加強對存儲介質的安全防范,類似光盤、軟盤、硬盤和磁帶等存儲介質都必須落實專人負責管理。